2023年中国民航中转服务品牌价值评估榜单.pdf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内容:打造中国服务品牌:强化民航中国服务品牌建设;构建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体系;打造民航服务全新体验。

从民航局每年的专项行动及主题活动内容来看,民航局坚持落实《“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内容,有序推进整体服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实施期间,中国民航行业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服务品牌。

对未来有出行计划的旅客进行中转意愿调研,西藏、贵州、内蒙地区旅客选择中转的意愿均超过80%,说明中转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出行的刚需选择;

中转需求相对直飞来说较为小众,但是在这一小众范围内,中转需求的粘性非常高:中转旅客平均每年飞行的次数是9.9次,其中有7.1次都是中-转。—

超6成品牌形象感知趋同:本期测评的33个服务品牌中,有24个品牌形象感知聚集在原点周围,旅客对其品牌形象感知趋同。没有形成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形象。

部分品牌形象感知不清晰: “疆来疆走天缘行”、 “金陵飞·阅世界”等品牌在旅客心中尚未建立起一定的形象感知,旅客感知不清晰。

“尽兴飞”“天府转”较其他品牌形

象具有明显差异:在旅客认知中,“尽兴飞” “天府转”品牌形象与“高效” “极速” “创新”关联度非常高。

“贵阳飞”“U悦中转”“宁来宁往”负面形象突出:在旅客认知中,“贵阳飞”“U悦中转”“宁来宁往”品牌形象与“落后” “冷漠”“艰难”关联度非常高。

旅客对机场中转服务的需求正在向

“创新”“优质”“智慧智能”“无忧”转变

· 品牌当下需要构建哪些关键认知元素:通过对品牌形象感知描述评价以及旅客对该品牌形象好感度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具备“创

新” “优质”“智慧/智能” “无忧”等特征的品牌形象好感度得分更高。

符合“创新” “优质”“无忧”认知的品牌较少属于认知空白市场(差异化市场机会)

· 旅客对本次研究的中转品牌形象感知基本围绕

“便捷”“友好”“温馨”等关键词,形象感

知较为趋同。

而符合旅客偏好度的“创新” “优质”“无忧”等关键词品牌却较少,品牌在定位、宣传阶段可响应旅客需求,构建相关元素,建立差异化认知。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