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新引擎:数字医疗工具应时而起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之一,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在数字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数字健康服务资源加速扩容下沉,地市级、县级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超过2670万人次;数字健康加速发展,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亿人,增长率为21.7%。1

整体来看,我国数字医疗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初始的医疗信息化阶段,跨入了互联网医疗阶段,并正在快速迈向数字医疗创新阶段。

在数字医疗发展初期,数字医疗工具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上。医院通过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多个繁杂、独立部门的管理;通过运用PACS、LIS、CIS等信息管理工具,实现医院业务流程的规范;通过对医疗数据做规范的整合、分析、存储、提取和应用,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推进医生行为导向的质控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医疗信息系统开始渗透到流程管理的方方面面,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咨询问诊、移动支付等服务。数字医疗市场开始以互联网和智能传感为底层技术,关注从医

疗到用药的就医诊疗全流程服务化;并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构建互联网医院和医药电商平台,打通院内院外医疗服务流程。

2019年以后,数字医疗市场进一步向创新服务演变,通过服务、软件工具系统、具体产品夯实医疗数字化内涵,深入医疗本质,实现医疗多样化,提升院内诊疗的效率。

如今,数字医疗工具融合新兴数字技术与医疗场景,拥有各种形式(诸如影像处理软件、决策支持软件、Al技术医疗机器人),深度服务于多种医疗用途。数字医疗服务模式也更趋向清晰化和深入化。新的数字医疗工具融合了技术、服务和支付方式,正在解决医疗市场过往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同时也打破了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医疗与技术的持续结合,正在逐步推动整个产业进入全新格局。

数字医疗工具不单服务于患者,还服务于医生、科研人员,并被应用在医院的资源管理方面。

从数据采集、录入、整理、辅助问诊、诊疗决策、病例病案管理、病理诊断,到辅助制药、为科研提供依据,数字医疗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优异表现,有望成为解决医疗领域难题的重要抓手。数字医疗工具的介入与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让医生将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去。 (见图1)

以肺结节影像检查为例,一家三甲医院平均每天会接待200位需要进行肺结节检查的患者,每位患者平均产生200-300张CT影像。这意味着仅一家医院的影像科每日就需处理4-6万张图像。

医院正在采用更多的数字系统来支撑医疗决策。例如,新型手术报告系统能够将不同维度判别疾病的医学影像集成和转换为量化数据,通过影像自动重建和后处理分析达到同质化智能诊断,提升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阅片效率;多个报告系统之间也能通过数据枢纽进行集成、综合标注和判读,提示下一步的诊疗决策,助力医院提高诊疗水平;数字报告系统还可基于临床信息,尤其是发病后的复杂状况,对后续诊疗进行辅助决策支持。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查阅下载3万+精选资料,年享1万+精选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