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球经济进入新一轮低迷周期
· 随着世界各国央行大幅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衰退威胁。根据IMF预测,2023年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全球增长预计将放缓2.7%。
·全球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下行风险,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失误,更多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可能导致通胀持续更长时间。IMF预计,全球通胀预计在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降至6.5%和4.1%。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逆全球化措施不断升级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作为原油资源大国,出口受限导致原油价格暴涨,加上各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措施,使疫情下本就紧绷的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使疫情下“逆全球化”趋势加剧。
全球正处于战略变化和高度动荡的时期,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给全球地缘政治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在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国际投资和贸易也将会收到冲击,原有的产业链正在变化调整。
能源危机,“碳中和”成为国际博弈新规则
· 欧洲各大经济体正因能源价格的飙升而步履维艰,飙升的能源价格正在挤压家庭支出,并提高制造成本。能源价格飙升造成各行各业被迫遏制或关闭生产,全球贸易增长将放缓。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发布一系列节能减排、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全球碳中和的步伐正在大幅加快。截至2022年10月23日,193个《巴黎协定》缔约方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信息,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94.9%。
数字化发展提速,全球新基建跑出加速度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为38.1万亿
美元(约265.9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各国普遍共识。截至2022年1月,美国已经建成2701个数据中心,德国、英国和中国数据中心数量也超过了400个。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已有86个国家和地区部署220多张5G商用网络,5G用户数超7.4亿。
价值链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正经历着第五次转移,随着中国人力成本逐渐升高,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人力成本
更具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全球双链面临新一轮重构,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凸显。
全球贸易额创新纪录
受能源产品贸易价值增加影响,
2022年全球贸易额达到约32万亿美元。
2023年贸易增速下滑情况严峻
由于全球能源价格提升、利率上涨、一部分经济体持续通货膨胀、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预计2023年全球贸易增速下滑情况会更加严峻。
疫情后全球商品贸易规模连创新高
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出口额将达到近25万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约10%。
出口国排名结构改变
1)荷兰在全球贸易地位提升:荷兰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四出口贸易大国。
2)越南出口贸易表现抢眼:越南一度跻身全球TOP20出口市场,与中国形成合作发展关系。
贸易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
2021年中国的增加值达到7739亿美元,排在全球首位。增长规模
是排在第二名美国的2.3倍,是排在第三名德国的3.1倍
服务贸易额超过疫情前水平
2022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近7万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约15%。
出口国排名结构改变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超越德国成世界第三服务贸易出口大国,与第二大出口国差距逐渐缩小。
贸易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
2021年中国的增加值达到1116亿美元,是
排在第二名美国的1.6倍,是排在第三名德
国的1.7倍。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