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0.02%、0.60%,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
2.19%、-3.39%;本周中药、原料药及化学制药等股价涨幅较大,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及生物制品等股价跌幅大;本周涨幅居前三诺生物(+18.10%)、国农科技(+17.76%)、翰
宇药业(+16.59%),跌幅居前紫鑫药业(-22.92%)、重药控股(-10.16%)、金石亚药(-
8.67%)。涨跌表现特点:医药板块小市值涨幅更为明显,其中中药及化药等领涨。
二季度很可能是战略布局医药板块最好时间点,原因其一Q2季度医药板块增速快,虽然其他行业可能增速也快,但医药板块2024年处方药增长很可能提速;其二集采对处方药及部分器械影响基本结束,随着新产品获批开始进入业绩放量阶段;其三医药板块估值比较具有吸引力,年初至今其基本没有上涨,仅有中药板块出现显著超额收益。
Q2强烈看好院内严肃医疗(处方药及器械)投资机会,其理由:其一院内复苏。诊疗数据,全国1Q23门诊量同增17%(4月份同增19%),手术同增+21%,住院同增+20%,同、环比趋势向上。其二集采出清。2025年目标集采品500个,1-8批集采已经纳入333个,数量、金额均已过半。8批集采招标结果流出,39个品种中选。恒瑞医药、恩华药业、人福医药等主流制药企业,3亿以上量级仿制药基本不涉及。其三创新进入收获期。其中重点推荐仿制药集采出清、创新药有序获批的创新药标的,重点推荐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恩华药业等。
【投资策略】具体配置思路:
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U等;
2)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
3)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
4)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
5)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
6)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
7)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爱博医疗,欧普康视等;
8)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维力医疗、康德菜、鱼跃医疗等;
9)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自2015年我国药政改革开始,国内创新药的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业化推广往前端的靶点选择、临床开发等环节转移,创新药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全方位。从2015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新药研发上市、进口药加快进入中国市
场的政策,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新药开发模式的大变革。从靶点选择、到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再到研发管线的构建,都影响着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和价值,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成药性评估和临床转化,尤其在临床转化环节效率与策略的正确与否最终决定着一个药品的上市进度与最终商业价值的大小。
医保国谈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机制完善,不再追求“大降价”的结果,规则和要求在波动中调整,变得更加稳定和可预测,意味着医保谈判逐渐有了相对宽松的气氛和环境,能够让创新药企在动态平衡中寻找到机会,实现患者、医保和企业的多赢。医保支持创新旗帜鲜明,创新药“应配尽配”,突破药占比、医保额度指标限制,打通进院“最后一公里”成为多项政策的核心支持点。
Beta行情对创新药及其产业链股价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劲和迅猛的,是创新药投资的冲锋号角。板块应充分关注,加息周期美元流动性、国际局势中美关系、疫情波动、国内审评审批以及医保政策等对国内创新药产业链的Beta行情的影响。2023年创新药已经迎来全面估值修复行情,创新药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依然处于底部位置的创新药行业具备布局价值,应密切跟踪可反转或确证公司逻辑的催化剂。在个股选择方面:1)关注估值拥有上升空间,弹性大且催化剂密集的公司;2)关注拥有加强公司估值逻辑的催化剂且市场认可度高的领域内龙头。推荐:恒瑞医药、和黄医药、康诺亚、荣昌生物;建议关注:康宁杰瑞、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亚虹医药、康方生物、科济药业、亚盛医药、先声药业、开拓药业等。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