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从财税视角看海南:“热带宝地”的财政债务形势.pdf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地处热带边缘,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海南大力发展旅游消费、现代服务和热带特色农业,经济呈现总量小、潜力大的特点。2022年海南省GDP达到6818亿元,位居全国下游,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海南实行“省直管市县”的管理体制,市县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较大。同时,海南省正稳步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在税收、贸易、跨境资金流动便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经济形势反映在财政上,则集中体现为:海南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净补助,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纵向分布上省级占比高、市县占比低,房地产业创税高、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业占制造业创税比重超五成,财政收入总量小、人均高,债务规模较低但显性负债率偏高等。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变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海南经济与财政面临一定挑战。一方面,逆全球化和全球贸易摩擦或影响海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南是著名的侨乡,侨胞众多。近年来海南持续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吸引了外商资金涌入。另一方面,房地产进入下行期或冲击海南部分地市可支配财力。作为国内休闲度假首选地之一,海南过去吸引了大量居民赴琼度假和购置房产。

十四五时期,海南需着力开发区域潜力、合理应对挑战,谱写海南发展新篇章。一方面,海南需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财政可引导并加大对RCEP成员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力度,推动海南与RCEP成员合作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海南应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全省“三区一中心”的总体定位,推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胜地、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逐步摆脱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海南省产业转型,夯实经济

增长基础。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