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行情回顾:市场悲观情绪释放带动商品及权益加速下行
欧美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但预期差发生变化
√ 5月美国、欧元区、德国PMI初值较前值继续下探,显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但欧美之間经济运行的预期差也在发生相对变化。4月份欧美经济超预期程度趋同且呈下滑趋势,而5月以来欧洲经济表现进入不及预期区间,美国面前维持符合预期的水平,美国经济预期差较欧洲的相对优势拉开√疫情超额补贴支撐美国消费韧性,但增速放緩征兆已现。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今年2月以来震荡下行,特别是5月预期指数显著回落;4月零售销售环
比增0.4%,低于市场预期的增0.8%。美国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创40年新高,今年下半年超25%,年底超50%,至明年4月近70%水平,概率远超2008年次贷危机时期最高42%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时期最高45%水平
人民币汇率破7后何去何从
√一般而言,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国际收支,二是通胀相对水平,三是利差,四是市场预期。国际收支包含了国际贸易导致的资金流动和利差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差额总体上代表外匯流入即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呈显著相关性。而通胀相对值和利差对汇率在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不同。在2019-2020年,中美同处货币宽松周期,美国通胀温和,而我国受猪周期拉动CPI快速攀升,中美通胀相对变化对匯率影响明显。在2022年以来,美联储急速紧缩与我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宽松形成明显错位,中美利差为负,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影响汇率走势,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走势一致性规律较强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初至3月中下旬,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趋同,背景为美国经济从不及预期逐步走向超预期,欧洲经济基本面好于预期的幅度优于美国但差距在收窄,而我国经济好于预期较美国的优势保持一致,因此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汇率出现先跌后涨的较同步走势。第二阶段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欧美经济意外指数走势趋同走弱,我国经济意外指数相对处于高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出现劈叉,美元指数走低的幅度显著大于人民币贬值速度。第三阶段为5月上旬以来,欧美经济走势预期差导致美元走强,而国内基本面预期轉弱下人民币走弱,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再度“挂钩”,出现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和美元汇率快速升值的同步现象
人民币破7曾出现三次,分别为2019年8月持续5个月、2020年2月持续5个月以及2022年9月的持续3个月,其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中美基本面走势的差异、外部事件冲突导致美元避险属性占优以及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等。从短期看,我门认为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趋同的概率较大,人民币汇率走低或持续一段时间。而从中长期看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