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衰老是一场无法逃避的时间游戏。当头发、记忆和存在感越来越少,当曾经渴望的时间和自由多到让人手足无措,当生命的节拍变得稀疏而平缓,当大规模的人开始步入老年,老龄化就不再是遥远的统计命题。
一个群体正在快速膨胀,持续拷问我们的社会。而抛开现有的假设和刻板的印象,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
有人恐惧,把衰老读作退场与隐身,他们说”老年人无欲无求,没有烦恼”;有人贪婪,把银发当做待开发的蓝海,他们说”老年人平均每天上网四小时”,“几乎所有老年人都在用护肤品”。当现实充满了忽视和误解、数据充斥着偏差和虚假,当恐惧和贪婪交织成为普遍叙事,真相是被放大了?还是抹杀了?
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抽样调查,是谁的生活,又遗漏了谁的故事?当制度、服务和商品以“老年人”为对象设计时,我们是在回应真实的需求,还是在满足研究者和商家的想象?
在这篇报告里,我们想离老年人更近一点,去看见大众对老年群体的系统性忽视,去解构老年统一叙事掩盖的内部分化,让大家对“老”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无依据”的想象中。
世界已经不再年轻
全球人口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而持续的转变。在过去的50年里(自1975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年龄中位数从30岁增加到43岁,新兴经济体从19岁增加到30岁。在未来50年(到20
75年),发达经济体的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7岁,新兴经济体的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0岁。
此同时,预期寿命的增长并没有停止。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从62岁上升到75岁,发达经济体从72岁上升到82岁,新兴经济体从58岁上升到73岁。
简单来说,群体老龄化和个体长寿化正在同时推进。我们正在经历着从“年轻的多数”到“年长的多数”的深刻转变。而中国的转变,无疑来得要更快和更大规模。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至约3.7-4.0亿(占比约26%),相当于当前美国总人口的1.2倍。而80岁以上高龄人口将达到约1.35亿,已超越日本现有总人口
◎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