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小蜂-2025年中国棉花国内外市场及成本收益分析简报.pdf_下载

核心观点CORE OPINIONS
1.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2024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4257.4万亩,同比增长1.8%;单位面积产量为144.8公斤/亩,同比增长7.8%;总产量达到616.4万吨,同比增加9.72%。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棉花生产高度集中于三大产区一一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三者种植面积合计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9%以上。2024年,“新疆、山东、湖北、湖南、河北”5个省域的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均位列全国前五位,其面积和产量合计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7.4%和98.33%,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2.从消费规模来看,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棉花年消费量达805.6万吨,稳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消费量的约31.89%。价格方面,2023年至2024年期间,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进入2025年,1月至6月间,国内棉价逐步趋稳,维持在每吨14300元左右的水平。从国际贸易来看,我国棉花贸易持续逆差,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在进出口品类中,“未梳的棉花”占据主要地位。2024年,中国棉花及相关制品进口覆盖“巴西、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等44个国家/地区,其中“巴西”为最大进口来源国;出口市场则包括“越南、孟加拉国、朝鲜”等15个国家/地区,“越南”是我国棉花商品最大的外销市场。
3.从成本收益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棉花种植的总成本与总产值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全国棉花每亩总成本已达到2539元。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为1116.97元/亩、801.49元/亩和620.54元/亩,占总成本的比例依次为43.99%、31.57%和24.44%。在细分成本中,占比前三的分别为家庭用工折价(29.89%)、租赁作业费(19.68%)和化肥费(17.75%)。同年,每亩总产值上升至2735.45元。近年来,我国棉花每亩净利润呈现明显波动,变化主要受棉花市场价格行情影响。

前言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国际市场波动、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棉花发展面临价格倒挂、质量结构性矛盾、国际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全面梳理当前棉花市场走势,深入分析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动,对保障产业稳健发展、增强国内棉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棉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区分布、成本与收益等数据,从生产规模、区域布局和成本效益等多个维度,对中国棉花生产现状及其收益情况展开分析,以期为从事棉花全产业链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1.国内生产形势分析
1.1.生产规模下降
近十年来,因内地植棉收益不佳,农户转种其它作物,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整体减少,棉花产量也同步呈现减少趋势。2024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为4257.4万亩,同比较2023年的4182.21万亩增加了75.19万亩、增幅约为1.8%;与11年前(即2013年的6243.23万亩)相比,近11年来减少了1985.83万亩、降幅约为31.81%。2024年,中国棉花产量为616.4万吨,同比较2023年的561.79万吨增加了54.61万吨、增幅约为9.72%;与11年前(即2013年的628.16万吨)相比,近11年来减少了11.76万吨、降幅约1.87%。
1.2.生产分布
1.2.1.区域分布
我国棉花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大产棉区: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这三大棉区的种植面积合计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99%以上。
其中,新疆棉区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肃,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占我国棉种植面积的86.25%。黄河流域棉区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天津等地;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长期以来,中国棉花产业持续向新疆集中,其他产区的棉花生产规模持续萎缩。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