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pdf_下载

前言
随着服务业发展和数字技术进步,蓝领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在城市服务业和年轻劳动人口中,催生出了“新蓝领”劳动者群体。“新蓝领”劳动者的崛起反映了劳动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对更具技术性和专业性工作岗位的需求增加。他们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多样化,还提高了蓝领群体整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
网约车工作是典型的新蓝领职业。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已核发748.3万本驾驶员证、320.6万辆运输证。网约车行业已经成为新就业形态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为进一步了解网约车工作在稳就业中的作用,明确网约车司机与其他蓝领职业的差异,提升网约车司机就业质量,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课题组开展了本课题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25年7月,向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天津市、山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河北省、浙江省、湖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的网约车司机发放调研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417份。课题组同时匹配了这些网约车司机在滴滴平台的月均收入、日工作时长、日接单时长、抽成比例等后台数据。课题组同时通过智联招聘,58同城,BOSS直聘,赶集网、职多多、职小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平台和组织收集其他类别蓝领职业就业数据。课题组先后访谈了多位网约车平台运营管理者、网约车司机、租车公司运营者、城市合作商等。
通过问卷调查、后台大数据匹配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本研究报告关注了以下内容:①比较蓝领不同职业的收益与成本,厘清网约车在整体蓝领版图中的相对优势;②评估网约车对重点人群与重点地区的就业缓冲效应;③揭示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与技术替代风险;④提出政策与治理路径,助力提升司机就业质量并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由此,我们希望为政府部门、平台企业与学术界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决策参考,推动网约车及广义数字蓝领职业成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支柱。
一、蓝领职业的比较分析
传统蓝领职业通常涉及任务单一、技术需求较低的工作岗位,这类岗位以体力劳动为主,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和传统服务行业等领域。这些岗位往往要求劳动者从事重复性劳动,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新蓝领”职业区别于传统蓝领职业,他们通常以服务行业为主要就业领域,从事的工作类型更为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快递、外卖、城市即时配送、网约货运司机等,这些工作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要高于传统蓝领职业。他们对城市的日常运作和群众生活便利和丰富化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主要对比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货车司机、快递员、制造业普工、建筑工等六类典型蓝领职业。其中,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属于新蓝领,其余属于传统蓝领职业。
从总报酬角度看待蓝领职业的回报
“总报酬模型”(Total Rewards Model)是由世界薪酬协会自2000年提出,已经成为判断企业回报的标准框架。该模型超越了传统上仅仅将薪资和福利作为回报的方式,而是将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回报都纳入考虑。总报酬模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①收入水平;②福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职业伤害与养老方案等);③工作-生活平衡(工时弹性、地点自主、休假安排);④绩效与认可(即时激励、荣誉体系、收入透明度);⑤发展与职业机会(培训、职业晋升、再就业通道)。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