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无人行业系列研究报告之二:无人物流行业兴起,无人叉车企业或充分受益.pdf_下载

无人物流行业迈向全面商业化阶段:历经2010-2016的探索时期、2016-2023的商业化突破阶段、2024年以来,无人驾驶物流车正在向全面商业化迈进。无人配送车的应用场景从特定区域扩展到完全开放道路,头部科技公司/物流公司开始大规模量产,头部企业车队/产能规模直指万台级别。
关键部件成本降至商用阈值,驱动大规模订单落地。激光雷达、域控制器作为单一价值量较大的两大智驾硬件部件。或受益于技术迭代、规模放量等因素驱动,成本快速下行。无人物流车通过硬件成本下降与运营模式创新,持续重构末端物流成本结构。过往快递行业长期深陷价格战泥潭,末端配送环节因人工依赖度高、自动化程度低、成本占比相对较高,成为降本攻坚的核心战场。随着供应链成熟度提升和规模化生产推进,无人物流车整车价格正显著下降,物流行业采用无人车后,平均运营成本下降40%,效率提升60%。
无人车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整体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根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中心CICV预测围绕,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出租车、末端配送、物流配送、港口运输、干线运输等8个创新应用服务,或将在2025/2030年分别创造525/7459亿元的产值增量。主要增长驱动或基于无人物流。
无人叉车产品革新进行时,产品形态日益丰富,窄巷道、轻量化新品不断涌现,以满足多样化的仓储物流需求。无人叉车作为连接生产端与物流端的桥粱,是无人物流仓储领域的新基石。
叉车企业自动化改造能够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仓库运营效率。叉车自动化,具备连续作业,精度高,作业效率不易衰减,转弯半径较低的特点,因此该方案已经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策略。以兰剑智能为例,对一个仓储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仓库进行自动化改造,引入一台激光导引无人叉车的成本大致相当于仓库改造加上两名操作工2~3年的工资,企业仍可在中长期享受到较好的投资回报收益,从多角度而言,无人叉车方案均相较传统方式有较大优势。
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兰剑智能、中力股份、杭叉集团、安徽合力、诺力股份。
风险提示:行业技术进展不及预期;行业规模降本,整体利润下降:相关标的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相关标的业绩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市场规模测算偏差。

1.1、无人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历程:从探索时期到全面商业化落地
口 我国无人驾驶物流车发展三部曲:
口 探索时期(2010-2016):彼时无人驾驶技术主要处于实验阶段阶段,其应用范围集中在特定环境下的小范围测试。
√2016年京东无人配送车1.0版在双十一期间完成了包裹配送测试,标志着无人配送车开始进入实际应用的
初步尝试,这是行业首台无人物流驾驶车。由于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智慧物流协同理念应运而生。
口 技术突破与成熟、广泛商业化试验、政策支持(2016-2023):该阶段无人物流车广泛进入商业化实验,为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
√2017年12月苏宁物流首次使用无人机应用于常态化运营;

√2018年苏宁物流推出“卧龙一号”无人配送小车,并进行落地实测;

√2018年5月24日苏宁物流首次应用“行龙一号”无人驾驶重型卡车;

√2019年京东智能快递车4.0实现真正意义上L4级别自动驾驶,并在疫情期间为武汉医院提供无接触配送医
疗物资服务
√2020年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推出无人配送车。

√2021年美团发布新一代自研L4级别无人配送车

√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当年12月《自动驾驶汽
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政策开展准入试点,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用于运输经营活动,并提出准入规范及相关要求。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