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的宏观影响:PPI有望温和改善.pdf

投资要点:
政策层面持续推动竞争秩序改善,短期有助于缓和PPI同比回落态势。中期看,价格或以温和改善为主。主要基于:1、内擀给式”竞争在目标、企业范围和性质等方面和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具有较大差异,政策举措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强调行业自律,因此供给收缩将相对温和。2、当前新兴行业依然在成长阶段,传统行业仍主导PPI波动。3、部分中下游企业控产或影响传统上游行业的需求,产能治理也可能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计划。4、中期看,国内经济要实现增速稳定、PPI继续改善等仍依赖需求侧的助推。2024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底部企稳,“扩大有效需求”有望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宏观政策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长期看,遏制“内卷式”竞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运行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轮工业品价格和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的背后,有传统工业阶段性供需错配的影响,也有新兴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原因。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受有效需求不足、产业发展规律、社会竞争加剧、制度性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卷”。新兴行业“反内卷”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治理无序竞争侧重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的“内卷”性竞争,举措上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对重点行业则强调“产能治理”。结合总体举措和各行业举措看,反内卷带来的供给收缩相对温和。一方面,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约束以规则引导代替强制干预,且具有渐进性特征。另一方面,钢铁等中上游行业在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能已经得到优化,这轮反内卷更多是引导供给结构继续优化而非强力去产能。
2024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底部企稳,有望进一步巩固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一方面以稳就业、扩大消费来稳定经济基本盘。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等空间广阔。同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下,商品消费也有望继续扩大。另一方面,通过“高质量”投资优化资源配置、重塑竞争格局。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下半年宏观政策进一步提高与高质量扩内需、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要求的适配度,强调“适时加力”“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环境大幅变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居民预期不稳的风险、“反内卷”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一、供需失衡及内卷制约我国工业品价格
(一)宏观供需失衡、PPI负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我国这一轮PPI已连续33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2022-2024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分别为-4.0%、-2.3%、-3.3%,2025年上半年为-1.8%。2023年及2024年,我国制造业PMI:生产与新订单差值大部分时间位于2017年以来的偏高位置,直到2024年9月稳增长政策发力才开始向均值回归。在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和供给端调整滞后的双重影响下,2022年以来我国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剔除价格)持续处于2016年以来的高位水平。2023年以来,工业产能利用率(MA:4Q)基本维持在75%左右,处于2016年来较低水平。闲置产能增多下,“未来供给弹性高于需求”的预期也是压制价格的重要因素。

(二)行业供需失衡及“内卷”
本轮工业品价格和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的背后,有传统工业阶段性供需错配的影响,也有新兴产业“内卷式”竞争的原因。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地产周期持续筑底,外贸环境复杂,这造成我国多数传统工业(如煤炭、石化、钢铁、橡胶和塑料制品等行业)价格下行、利润增速下滑及库存偏高的局面。钢铁行业价格跌幅大且产能利用率高,显示“内卷”程度较高。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受有效需求不足、产业发展规律、社会竞争加剧、制度性因素影响而产生“内卷”。
目前,价格同比负增长的工业行业数量已从2023年的23个扩大到2025年上半年的28个。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