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双重共振,脑机接口产业未来可期.pdf

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共振,脑机接口迎来商业化曙光。
技术进步:近十年来,脑机接口的底层技术迎来了重大进步,微电子、材料学、芯片、神经科学、算法等领域的技术送代为脑机接口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脑机接口行业逐渐进入应用普及期。
医保支持: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铺好了脑机接口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支持脑机接口等新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
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1月,北京、上海陆续发布脑机接口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双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捉出了较为详如的发展路径,在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的双重共振下,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Neuralink掀起全球脑机接口研发热湖,海外脑机接口快速发展。海外脑机接口重要催化不断,Neuraizk 2024年1月,马斯克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完成了首例脑机接口手术植入,引爆了全球对脑机接口的研究热情。截至2025年6月,共7名患者接受了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设备植入。苹果:2025年8月,苹果联合Synchron首次公开“意念控iPad”技术,渐冻雍患者可通过意念操作iPad.其他:海外脑机接口行业快速发展。各公司均加快布局脑机接口相关业务,包括获得FDA实破性器械认定的Paradromics,开发血管内途径植入式脑机接口的Synchron,研发消费类脑机接口产品的Neurable,利用游戏化技术助力神经修复的MindMaze等。
国内公司争相布局脑机接口业务,商业化落地前景可期。国内脑机接口研发进度比肩海外,2023年10月清华大学联手宣武医院究成了首例临床植入试验,并于当年12月完成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2025年3月,中山医院联手复旦大学加福民团队,实现了全球首例完全截瘫患者恢复站立行走;2025年6月,福州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催化性事件不断出现。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共振下,国内上市公司持续推进脑机接口业务布局,各类技术应用百花齐放,商业化落地前景可期。
推荐关注;心玮医疗(介入式脑机接口,微创植入,无需开颅),爱朋医疗(参股瑞神安+咸立朋睿脑科学),诚益通(严肃医疗发布3软样机+非严肃医疗已推出C端产品样机),翔宇医疗(硬件、芯片、电极、算法、脑机交互康复设备均实现独立开发),创新医疗(持有博灵脑机40%的股权),伟思医疗(团体生物反馈、多参数生物反馈、新生儿脑电监测等产品),乐普医疗(控股睿瀚医疗,脑机接口+康复医学),瑞迈特(BC+呼吸机,睡眠仅),麦澜德(脑机接口手功能产品)、美好医疗(BC+人工耳蜗).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及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刷风险,

脑机接口将脑电信号转化成可被计算机识别的信号,实现大脑与外部的直接通信。人脑在感知外界刺激(如视觉、听觉等)、进行思维活动、产生主观意识时,会有一系列生化反应和电学活动,产生可以测量的脑电信号。脑机接口技术就是通过采集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脑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方法,将其转化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信号。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既可让外部设备读憧大脑神经信号,将思维活动转换为指令信号,实现大脑对外部设备的操控;也能把计算机内的信息直接输入到大脑,从而极大地缩短人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过程,
按照信息传输的方式,脑机接口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蒸一类:单向苡取大脑信息大量脑机接口产品属于第一类,主要应用于痛人的康复训练,比如通过脑机接口将大脑的命令传迷给外骨骼、机械臂、光标等外设使其能够进行行走、手臂拿放物体、操作平板电脑等一些简单的动作。
第二要:向大脑单向输入信息,少量脑机接口产品属于第二类,利用脑机接口技术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比如通过人工假眼或者人工耳蜗的方式
去恢复一定的视力,听力等。
第三类:与大脑双向交流信息,不仅可以接收神经系统信号,还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