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涉外法治建设评估指数报告——以涉外律师业为例.pdf

前 言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专业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这一发展轨迹,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蓬勃壮大,展现出其在支撑国家对外开放、维护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或缺作用。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其涉外法治建设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涉外律师业在上海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涉外法律服务的成长历程,更预示着未来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广阔前景。上海涉外律师以其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卓越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合作、争端解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与分析上海涉外律师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涉外法律服务的热点问题,评估涉外律师及律所的专业评价体系,并展望上海涉外法律服务的未来趋势。报告的编撰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力求为涉外法律服务行业的参与者、决策者以及研究者提供权威的参考依据。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细致梳理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脉络,解析上海涉外律师业的特色与优势,审视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法律挑战与机遇,以及涉外法律服务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与升级。同时,报告将介绍“涉外律师/律所评价指数”的构建逻辑与应用价值,为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
我们相信,通过对上海涉外法治建设的深度透视,不仅能揭示涉外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规律,更能为推动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有益启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上海涉外律师业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书写着中国法律服务走向世界的辉煌篇章。

第一章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概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较快,涉外法律服务的队伍不断壮大,涉外服务的领域也日益扩展,涉外服务的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下,涉外法律服务在全面依法治国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现。入世23年,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从蹒跚学步到勇立潮头,从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历程中,可知其机遇与挑战,以期其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节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历程

涉外律师是指具备我国律师执业资格认证的法律专业人士,专注于处理涉外法律纠纷,通过诉讼、仲裁及非诉讼法律服务等多种途径,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争议解决方案及其他相关法律服务。此类律师需精通涉外法律法规,并具备使用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专业能力,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代表客户参与国内外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调查:提供WTO法律及政策咨询服务:代理涉外诉讼和仲裁案件,并与国际律师合作,参与国际诉讼和国际贸易仲裁:协助政府部门处理WTO争端解决事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提供全面法律支持:对境内企业在境外的贸易和投资项目进行法律分析和论证等。
虽然自1979年中国律师制度恢复后,律师行业和专业水平发展迅速,但是到20世纪末,中国律师行业在普及化和国际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原因就在于,在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中国律师业务中涉外机会少,缺乏跨国背景,这就导致了我国律师服务在外贸领域缺乏竞争力。
1992-2001年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年均额仅5.16亿美元,不到全球1%,主要为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少。加入WTO前,政策也未鼓励海外投资,这就导致我国缺乏培养涉外律师的土壤。为了逐步使中国法律行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弥补国内法律服务的缺陷,1992年5月,司法部允许外国律所在华设立办事处,提供国际法律咨询。三年内,32家国际和香港律所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积累了一定的跨国法律服务经验。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