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频率研究白皮书.pdf

内容摘要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低空经济以低空网络为依托,以无人驾驶航空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产业为核心,构建综合涵盖城市管理、快递物流、地理测绘、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经济体系。在政策、监管、市场以及技术的全方位推动下,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为千行百业带来创新变革、效率提升和新的商业机会。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基于通感一体的蜂窝网络覆盖已经成为低空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支撑通感一体技术发展的战略性稀缺资源,对推动无线电频谱赋能低空经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白皮书深入研究低空经济频率,重点关注3.4-3.6GHz、4.9GHz和毫米波频段,研究了国内外频率政策以及低空经济相关技术发展和产业情况。接着关注了低空经济频率需求,针对不同频段下低空网络会与同邻频其他业务系统产生的干扰,进行了兼容性分析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了低空经济无线电频率使用建议。

1.前言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发展低空经济对于激活立体空间资源、提供高效公共服务、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种驱动力的推动下,低空经济已处于迅速发展期的前夜,无人机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在商业应用领域也将大有可为。在全球疫情之后,迅速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从各行各业来看,全球低空经济处于蓄势待发且即将快速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均已意识到无人机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市场与技术已成为低空经济的“动力源”。低空经济在经历消费市场的培育后,加速向各类行业市场拓展。政策与监管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开放空域促进民用市场活跃,低空经济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2024年全国两会把“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将在未来6年内实现万亿级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低空空域资源得以进一步释放,航空器不断增多,当前低空经济产业面临通信、感知、导航等保障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低空通信,低空飞行器智能化水平高,高带宽需求以保障对飞行数据提供支持:二是低空感知,城市中存在建筑遮挡,卫星导航信号不稳,传统雷达地面部署成本高,将通信基站业务拓展至感知,并作为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提高感知定位精度:三是低空导航,低空活动频次高,高密度飞行,导航模式需要更加数字化、精细化,需要通信设施支持。上述情况导致低空空域难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和服务,无法有效释放低空经济潜能,是当前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感一体技术可有效强化低空空域监管手段,赋能产业发展。如通感一体基站发挥通信基站的广覆盖的优势,能够实现低空感知网络的快速、低成本部署,同步将数据传送至管理平台,用于飞行安全、调度管理,为低空经济的空域飞行提供了基础数字化保障,可有效提高低空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支撑通感一体技术发展的战略性稀缺资源,对推动无线电频谱赋能低空经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对通感一体技术频率使用开展研究,支撑低空经济产业做大做强。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