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青海篇.pdf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20-2022年,青海省经济持续增长,增速有所波动,整体产业结构保持稳定。2022年,青海省GDP总量居全国第30位,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023年上半年,青海省整体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增速。2020-2022年,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波动。2022年,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国

排名第30位,其中税收占比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收支平衡主要依赖于上级补助收入。2020-2022年,青海省政府债务余额规模持续增长,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从地市层面看,青海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化大,发展相对不均衡,头部集聚效应明显,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全省经济中心,GDP规模远超其他州市,占青海省全省

GDP的45.55%。除海西州外,2022年青海省各州市GDP增速均低于全国增速。青海省各州市财政实力呈“北强南弱”格局,整体分化明显。2020—2022年,西宁市和海西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较强,其余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性尚可,青海省各州市财政自给能力弱。青海省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呈快速上升趋势,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政府债务规模及债务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其他各州债务余额均较小。

从企业层面看,青海省存续发债城投企业少,2020年,青海省属国有企业出现信用

风险事件,青海省企业融资环境和再融资能力受到一定负面影响。2018年以来青海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逐年下降,且全部集中在省会城市。2020—2022年,青海省发债城投企业债务负担整体小幅下降,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弱化,整体流动性趋紧,资金缺口波动增长,2024年到期债券规模相对较大。青海省有存续债的2家城投企业均位于西宁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比值较高,地方综合财力对“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支持保障能力较强。

1.青海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20—2022年,青海省经济持续增长,增速有所波动,整体产业结构保持稳定。2022年,青海省GDP总量居全国第30位,增速未及全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23年上半年,青海省整体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增速。

青海省简称“青”,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江河源头”,拥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年径流总量611.2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5位,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除水资源外,青海省盐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青海省内现各类矿产135种,其中11种储量居全国首位,25种排名前三,56种居全国前10位。路网方面,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铁路营运里程285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8.7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90公里;民航通航

里程14.43万公里。

经济运行方面,近三年青海省经济持续增长,增速有所波动。2020-2022年,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005.92亿元、3346.63亿元和3610.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20-2022年GDP增速分别为1.50%、5.70%和2.30%,2022年,青海省GDP总量居

全国第30位,增速未及全国平均水平。2020-2022年,青海省人均GDP持续增长,但排名相对靠后。产业结构来看,2022年,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80.18亿元;第二产

业增加值1585.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44.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

11.20:38.00:50.80,变更为10.50:43.90:45.60,第一、第三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占比有所提升,整体产业结构保持稳定。

工业发展方面,青海省“十三五”期间重点规划十大产业,包括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特色轻工5个传统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产业5个新兴产业。2022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增速较

2021年的9.2%有所提高。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2%,股份制企

业增长16.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1%,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49.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3.7%,制造业增长3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下降4.7%。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2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7.60%,较2021年的-2.9%进一步下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5%,第三产业投

资下降22.3%。2022年,青海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6.6%。新能源产业投资

增长17.6%,新材料产业投资增长1.2倍,盐湖化工产业投资增长1.4倍,有色金属产业

投资增长1.6%,油气化工产业投资增长22.7%;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3.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下降34.4%。

金融业方面,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13.49亿元,

较上年底增长13.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44.75亿元,较上年底增长3.3%。资本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上市公司数量为11家,与上年持平;上市公司

总股本159.13亿股,较上年底下降2.4%。

2023年1-6月,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1798.3亿元,以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95.8亿元,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945.5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为3.2:44.2:52.6。2023年上半年,青海省整体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增速。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