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是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牵头,联合CSDN、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等多家企业和机构联合编撰的年度开源报告。
2023年,在全世界开源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开源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其发展速度仍旧为全球最快,其迸发的活力、潜力和速度已得到全球开源界的认可,中国开源部分领域和部分企业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开源事务中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过去的2022年,是中国开源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开源迈向世界开源历史新高度的一年。中国开源开发者、开源项目、开源社区、开源用户数量持续攀升;基金会、知识产权、商业模式、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等开源生态快速完善,繁荣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开源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依然比较明显,与总体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梯队的美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2022-2023中国开源新发展
●多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开源的发展,随着2021年开源被正式列入国家顶层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开源支持鼓励政策,中国开源发展更是全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开源开发者数量突破800万,居全球第二;年新增数量据全球第二;中国开源开发者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增长。
●国内开源代码托管平台逐渐形成规模,包括Gitee、GitCode、GitLink、木兰开源社区、Gitlab、Gitea等平台,持续迭代发展。此外,2023年6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发布新的代码托管平台AtomGit,为中国开源基础设施再添新力。
●以华为、阿里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大企业以及PingCAP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创新企业已进入世界开源领跑者之列;全球开源排行榜中,中国开源活跃度TOP企业分别为:阿里巴巴、百度、蚂蚁集团、PingCAP、腾讯、乐鑫ESPRESSIF、飞致云Fit2Clbud、深度科技Deepin、青云。同时,包括微软、英特尔、IBM、红帽等知名跨国企业在推动中国开源产业发展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2年华人主导的开源项目数量已达2500万个,项目数量与质量双双提升,部分开源项目已进入全球开源项目排行榜前列,包括:PaddlePaddle,TiDB,ant-design,Flink,Pulsar,Doris,esp-idf,
tvm,ShardingSphere,DolphinScheduler等均脱颖而出。
●中国开源软件技术深入领域:从操作系统开始,发展到数据库、中间件,并向应用领域逐渐延展,
进而在近年来开始主导深度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大数据、云原生、云计算成为最活跃的开源应用
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新领域,也逐渐拥抱开源并落地开源产品。
●操作系统上游社区基本成熟:以OpenHarmony、openEuler、龙蜥(Anolis OS)、OpenCloudOS、
统信UOS、深度Deepin等为代表的国内力量上游操作系统社区基本成熟且进入生态大发展期。
●2022年12月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包括百度、智源在内的诸多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全力推进中国大模型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
●开源技术在中国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金融电信政务等部分行业处于开源应用
进入第一梯队领先态势。在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数字化大发展行业,也成为开源高渗透率的重点领域。
●在中国成立的开源基金会现有两家,分别为2020年成立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2023年成立的重庆天工开物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现有捐赠单位47家,30个开源项目通过技术监督委员会(TOC)的技术准入,其中OpenHarmony、openEuler两个重点开源项目在业界形成较大影响力。重庆天工开物开源基金会,由重庆市政府批复设立,由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冶赛迪、中国信科、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企业联合发起。
●中国的开源社区从最初单一且独立的社区不断演进,呈现出今天百花齐放、社区规模稳定增长的繁荣景象,为中国开源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23年,中国开源组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开源产业链不断完善。各类型开源组织,包括开源基金会、综合型产业联盟、专业型开源组织、地区型开源组织、开源推广型社会组织等不断涌现,对完善中国开源生态建设发挥着积极的贡献。
●2022年,中国各大企业纷纷成立开源办公室(OSPO),开源办公室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阿里巴巴、华为、百度、腾讯、字节跳动、蚂蚁集团、中兴、极氪汽车为例,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开设开源办公室,成为企业开源统筹和运营的核心能力中心。
●开源软件供应链标准(SBOM)日益受到重视,COPU牵头组织国内企业代表与国际顶级基金会合力推动企业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与发展。中国开源的挑战与不足
●中国开源生态部分环节仍然薄弱,尤其在开源自主创新、供应链安全、开源社区生态专业治理、开源人才培养以及开放合作扩大国际化影响力等方面仍需加强,如何持续打造开源高地、创新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仍然是中国开源产业的关键课题。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