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座舱产业洞察报告.pdf

汽车座舱,是密切伴随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产业。

就近百年的汽车工业发展来看,汽车座舱已进行了多次技术变革,从提供基础信息,包括车辆状态和外界环境信息的机械式座舱,向满足基础音、视频娱乐需求的电子式座舱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已经完成。

随着汽车工业正在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向智能汽车时代进行变革,与之相关联的汽车座舱产业也正

在向第三次技术变革迈进—-智能座舱时代。

2012年特斯拉推出全球首款座舱中没有实体按键、采用中控屏控制车辆功能、且可以OTA升级的ModelS后,智能座舱产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产业图景。

为了凸显自身优势、实现功能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主机厂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们在智能座舱技术层面的比拼随之展开。不仅用更多的交互方式和场景来完善智能座舱的能力,同时也把AR、MR、ChatGPT大模型应用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引入其中,使智能座舱实现更高算力、更快交互和提升算法迭代能力。

基于这一背景,《2023智能座舱产业洞察报告》通过深度解析智能座舱产业发展图景和具体的上下游产业布局和进展,来探索智能座舱未来发展落地形式、商业模式和产业发展趋势。

1900年左右,福特推出的流水线工艺让汽车产品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同时也让汽车成为更多消费者买得起的商品。为了让汽车驾驶变得简单,以及满足彼时消费者长时间驾驶的需求,包括驾驶位和乘客位的整体化汽车座舱随之诞生。

从座舱来看,当时只有机械式仪表盘和众多物理按键,以及车钥匙插孔,方便驾驶员操控车辆和在驾驶过程中了解车辆的各项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水箱温度和油量等。座舱娱乐上,只搭载了车载收音机,当时车内的收音机大多是来自摩托罗拉供应,具备收听不同频率的广播和播放磁带音乐等功能。在这一阶段,汽车座舱的功能更多聚焦于驾驶员对于车辆的操控,以及车内乘客的安全上。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