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周观点复盘:1)中医药: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在政策支
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
实质变化;2)创新药: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关注今年医保谈判进展。
卫材/渤健宣布FDA专家全票支持lecanemab获得完全批准。建议关注集采出
清、业绩触底反弹的仿创转型公司,和具有技术平台及出海潜力的公司; 3)
CXO:国内外下游创新需求稳定,行业成长确定,目前处于估值底部建议重点关
注,关注平台型龙头、细分领域龙头。GLP-1药物放量为多肽产业链带来新的增
长机遇,关注CDMO及上游供应链相关成长机遇。4)医药上游供应链:创新
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
复;5)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
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6)高值耗材:
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
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
向,重点关注吻合器、电生理、脊柱、关节等集采执标后手术渗透率及国产化率
有望出现显著边际变化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7)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
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关注政策节奏和政府端、工业
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恢复。8)医疗服务:随着6-8月传统的屈光旺季
的到来,看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估值提升;看好港股后市整体估值提振,部分港
股医疗服务企业5月份业绩发展稳健,有望实现估值业绩共振,建议重点关注港
股医疗服务企业如固生堂、海吉亚医疗等。9)低值耗材:疫后进入去库存供给
出清阶段,预计疫情无关低耗率先进入补库存阶段,疫情相关非IVD耗材其次,
如手套行业。从行业长期成长性看,IVD耗材空间最大。10)线下药店:药店行
业经过较长时间回调后,股价具备较高性价比空间,二季度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
区域落地,药店将迎来更多处方外流,我们认为二季度药店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
升,建议重点关注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医药政策跟踪:1)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调整范围包括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和其他,调整工作分为准备(5-6月)、申报(7-8月)、专家评审(8-9月)、谈判(9-10月)、公布结果(11月)5个阶段。
>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迈得医疗、祥生医疗、华润三九、康缘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上周(6.5-6.9)SW二级中药指数下降2.62%,低于同期SW医药生物(-
2.56%)。
持续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随着2023年一季报的披露,部分中医药企业受益于新冠补库存和疫后复苏,一季报中医药板块利润增速表现优异,同比增长56%。随着二季度甲流、新冠疫情的影响,呼吸类中成药产品的终端需求有所增长。此外,基药目录、全国首次中成药集采等持续推进,落地后可能对中成药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关注二季度中成药企业业绩情况及基药、集采推进情况。
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中医药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1)2023年是国企改革重要年份,中医药板块国企较多,受益于“中特估”+国企改革,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2)潜在基药目录修订的利好尚未兑现;3)结合2023年一季报表现,我们判断2023年中医药板块业绩持续向好,表观增速仍较好。
核心观点:中医药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全面利好政策不断,建议关注:1)国企板块:华润三九、江中药业、康恩贝、太极集团、达仁堂等;2)中医药创新和基药板块: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盘龙药业等;3)中药OTC:羚锐制药、贵州三力、桂林三金、贵州百灵、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4)中医药高端消费品:广誉远、同仁堂、片仔癀、寿仙谷等;5)配方颗粒:中国中药、红日药业、
神威药业等;6)中医诊疗:固生堂等。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