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券交易所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2年).pdf

中国ETF市场自2004年推出,经过19年的发展历程,

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ETF作为投资工具,以其费用低廉、持仓透明、风格稳定、交易便利的特点,受到各类投资者的认可。截至2022年底,深沪两市共上市734只非货币ETF产品,资产规模共计13390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2399亿元,涨幅21.83%,数量和规模均创下新高。展望2023年,ETF市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ETF服务国家战略属性不断增强,全面注册制下ETF投资优势凸显,ETF生态圈的日趋完善进一步提升ETF吸引力,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转型为ETF发展带来新契机。另一方面,ETF的投资者认知度与市场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ETF基础规

则与配套机制仍需完善,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

场环境还待优化。

为介绍2022年ETF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增进ETF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对ETF市场的了解,特发布本白皮书。本白皮书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联合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

同编制。

2004年12月,国内第一只ETF(上证50ETF)成立。2005至2006年,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100ETF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至此,国内ETF市场正式诞生并逐步发展。随着指数化投资实践的深入,2012年5月,首批两只沪深300ETF上市并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同年,首批跨境ETF——易方达恒生H股ETF和华夏恒生ETF成立,ETF配置走向海外。此后几年,各类型ETF快速发展。

随后,ETF品种更加丰富,2013年债券ETF(国债ETF)和商品ETF(黄金ETF)推出并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填补了ETF市场中低风险投资品种的空白。2015年,首批沪港通ETF上市,跨境基金产品开始实施日内回转交易。2019年,境内首批商品期货ETF在深交所上市,ETF对大类资产的覆盖渐趋完善。

(二)ETF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1.ETF数量规模共创新高

截至2022年底,深沪两市共上市734只ETF产品(非货币),资产规模共计13390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399

亿元,涨幅21.83%,数量和规模均创下新高。其中,深市ETF(非货币)规模增加1078亿元,涨幅41.81%。2022年两市非货币ETF成交金额共13.04万亿元,ETF市场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