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是一种当前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发展到末期的结果往往是心力衰竭,具备自发进展性,传统的药物治疗不能完全遏制心力衰竭的持续发展,且单独的药物治疗对中后期重症心衰的疗效不理想。因此药物治疗加器械介入越来越成为医学界推崇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我国拥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心力衰竭患者数量巨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处于上升阶段,5年内死亡率及住院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且心力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会持续发展为重症的疾病,因此,我国对心衰器械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用于治疗中后期重症心衰的医疗器械的临床价值也将被逐步放大。
心力衰竭的分期心肌重构是引起心衰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心肌重构最初可以对心功能产生部分代偿,但随着心肌重构的加剧,心功能逐渐由代偿向失代偿转变,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心力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
心功能不全在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之为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的心功能分级是临床常用的心功能评估方法,常用于评价患者的症状随病程或治疗而发生的变化,根据该标准,心功能不全按照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级(表1)。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