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视联网愿景、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白皮书.pdf下载

前 言
视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数字经济生活,生产全面升级的新型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是深入政府治理和行业应用的新生产要素。
本白皮书旨在面向“十五五”产业布局及发展,结合中国移动及产业内合作伙伴对视联网发展现状及演进动力、下一代视联网发展愿景及演进理念,为实现愿景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能力,以及下一代视联网典型场景和应用进行分析,对产业发展提出倡议。希望深化与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为视联网相关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发展与落地提供参考与指引。
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1.视联网发展现状与演进动力
1.1发展现状
我国的视联网已在安防监控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庭、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场景,视联网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政府治理和行业应用的新生产要素,也是促进数字经济生活、生产全面升级的新型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但随着设备覆盖率的提升,整体市场发展趋于稳定,增速有所放缓。
与此同时,随着5G移网、千兆光网、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加速普及,视频码率的逐步提升,以及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加速革新,视频业务与各类垂直行业的连接日益紧密,尤其是低空、具身智能等新兴场景带来广泛的视频接入、传输和智能化处理需求。视频生态圈快速拓展,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在视联网业务发展初期,烟囱式的发展模式曾导致不同应用之间形成孤立的状态,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这种局面开始转变,泛视频业务和技术发展逐渐走向融合,并持续催化视频场景、业务模式、服务形态和技术能力的革新,推动视联网持续创新发展。
1.2演进动力
1.2.1政策引领驱动
在国家顶层设计中,视联网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已嵌入多个纲领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一布局为视联网构建全国性、高密度、高可靠的视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奠定了基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作为关键任务,并指出要加强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为视联网支撑超高清视频、智能分析、多模态交互等核心能力提供了算力保障与技术融合基础。与此同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进一步强调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为视联网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视频数据要素市场开发和价值挖掘提供了管理和政策支撑。
在专项政策层面,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首次将“视联网”列为推动算力互联的典型企业级场景,标志着视联网从通信应用范畴正式步入国家级“关键应用体系”.此外,国家广电总局推动的“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正在共同打造一个可承载亿级视频终端、高质量数据流通的智能信息网络。
更进一步的是,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政策引领。该《意见》明确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等与视联网发展强相关的内容,对视联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整体来看,我国已构建起以“战略引领+专项推进”为核心的政策支撑体系,为视联网的加速建设与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坚实制度基础与资源倾斜条件。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