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规模化部署和6G演进发展,传统网络运营模式已难以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挑战提供了新契机,通过引入AI智能体,推动网络运行模式从“被动响应”向“感知一决策-执行”的自主闭环运行全面升级,显著提升网络运行效率,高质量保障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更高阶的网络智能。
结合中国移动在网络与AI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形成本白皮书。主要内容包括:首先,阐述网络智能体“意图原生、智慧内生、策略自生、生态共生”四大理念;其次,聚焦网络运行领域,提出网络运行智能体“三层五化”架构体系,涵盖原子能力层、智能执行层和编排统筹层以及网络能力工具化、协议电信化、工作流编排化、智能体协作化和意图入口开放化;再次,详述网络智能体与网元交互的NetMCP协议;最后,梳理多类典型应用场景,并明确产业推进路径,为技术落地提供实践参考和指引。
中国移动希望能够与多方合作伙伴通力协作,在场景、技术、产品、应用等多方面深入探索,共同推进网络运行智能体产业发展与生态繁荣,为网络智能化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本白皮书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数字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鲜明特征,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布局。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5G不仅是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更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各领域创新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与此同时,海量物联网终端在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移动通信设备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然而,随着网络规模持续扩大,传统网络架构在支撑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时逐渐显露出局限性,不仅面临服务质量波动下降的风险,还因资源调度压力增大导致运营成本攀升。
人工智能(Al)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网络架构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难以快速精准应对突发状况与多样化服务需求,而通过引入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AI智能体,网络可实现实时状态感知、动态环境学习与自适应策略优化,一方面,智能体能够实时采集并分析网络流量、节点负载、链路质量、资源利用率、用户实时体验、终端分布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面对网络拥塞、接入冲突等复杂情境,其可快速生成并执行最优调度策略,例如在网络出现局部拥塞时,迅速调整数据转发路径、合理分配带宽以保障关键业务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网络的灵活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多智能体协同模式可应用于大规模网络场景,不同智能体分别负责网络的
不同区域或功能模块,通过跨域协作与信息交互实现全网范围的优化,这对于5G及未来6G网络中数以亿计设备连接与海量数据传输的高效管理至关重要,最终推动网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智能决策-闭环优化”的自主运行模式升级,实现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Anthropic、谷歌先后发布A2A、MCP协议,分别解决智能体间交互、智能体工具调用难题,为智能体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而实现智能体技术与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更需要依托标准化这一核心支撑。国际方面,IETF提出了持续推进智能体互联网标准的可能方向,接下来将进一步明确场景需求以及技术标准化路径;ETSI通过ENI组发布多领域标准,为智能体与通信网络融合奠基;3GPP SA1已正式将智能体定义写入6G需求研究报告TR 22.870,同时SA2也将智能体纳入6G网络架构研究范围。国内方面,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标准化国际合作论坛上,80余家产学研用单位正式发布《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推动标准先行与开源共享;CCSA成立了智能体通信网络子工作组,凝聚产业合力,深化6G与智能体融合的场景需求、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国际国内协同推进的格局。
为推动“Al+网络”转型,实现网络智能化,需重点关注如何在通信网络领域中有效引入智能体。网络智能体通过深度融合AI能力与网络基础设施,能够自主感知网络环境变化,实现智能决策与自适应优化。智能体不仅可以在资源调度、负载均衡、故障处理等传统网络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更能在网络服务定制、用户体验保障、跨域协同等新兴场景中创造价值。因此,构建网络智能体技术体系、明确智能体协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推动网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智能”转变,对内实现网络能力的全面智能化升级,对外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具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网络服务支撑。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