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电动汽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一代电动车不仅在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上有了大幅提升,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语音交互、高精度定位导航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让电动汽车不仅更加快捷、互联,也更加人性化和贴心。随着5G等通信技术的普及,电动车与充电桩、城市交通等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加快电动化进程。低压液冷型电气及电子设备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整车上,但目前针对低压部件无相关标准。
此外,在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公告认证试验方面,针对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均有相关试验要求和方法,但并未考虑低压液冷型电气及电子设备。如何开展相关试验也成为急需研究的方向。
同时,由于用车环境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问题和需求也会持续涌现,相信此研究工作必将是不断持续的。
在此衷心感谢参加研究报告编写的各单位、组织及个人。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参考了行业很多研究成果,在此一并感谢。
组织指导: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上海启津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零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苏州智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立昇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鼎真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文清浩、朱顺、王雪良、裴学达、季宜麟、李非凡、王建国、张宝军、王冲、汤仕晖、王小刚、徐逸诚、徐金成、邓绍坤、姚佳爱、谷腾蛟、谭功伟、丁鹏、操龙飞、王建、秦高峰、朱俊、李柯平、王永合。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汽车电动化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电动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续航里程持续刷新纪录。新能源车企不断推出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全新车型,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了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上的优势,这也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心。此外,整车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也为电动车未来的大规模推广铺平了道路。
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电动汽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一代电动车不仅在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上有了大幅提升,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语音交互、高精度定位导航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让电动汽车也更加人性化和贴心。随着5G等通信技术的普及,电动车与充电桩、城市交通等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加快电动化进程。
电动汽车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上游,电池pack及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大幅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和动力系统的效率。在中游,车企通过模块化设计、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动车整体性能的全面提升。在下游,充电设施网络的快速建设,为电动车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预见,随着产业链各环节的持续升级,未来电动汽车将会拥有更加出色的产品竞争力。
政策上,近年来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动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购置补贴、税收优惠到基础设施建设,多管齐下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各国还出台了碳中和目标,并将限制内燃机车型的时间表。在政策倾斜和社会环保诉求的双重驱动下,电动汽车正在快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绿色出行的新风尚。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进步,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正推动着电动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电池组、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等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难以满足这些高热负荷部件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其高效的散热性能成为保障汽车动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从而推动了液冷控制器的研究。
1.1.2提高汽车性能和续航里程
首先,液冷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汽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工作温度。相比风冷,液冷的散热效率更高,可以防止部件在高功率运行时因过热而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从而确保汽车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且高效的性能输出。
其次,精确的温度控制有助于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如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其充放电效率更高,容量衰减速度减缓,这意味着车辆在相同的电池容量下能够行驶更长的里程。
再者,液冷系统能够应对汽车在高负荷运行时产生的集中热量,确保各个部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从而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续航里程。
此外,液冷系统相对更节能,减少了散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间接为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做出贡献。
1.1.3驾驶自动化的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趋势成为了汽车行业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自动化的驾驶方式奠定了基础,而智能网联汽车则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数据的联通和交互,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体验。
未来智能化将会在多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是改变驾驶体验。当前的驾驶一直以来都是人为的方式,需要驾驶员时刻集中精力观察路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控制。而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完全改变这种驾驶方式车辆会自行寻找最佳路径和最佳速度,驾驶员将会享受到自由、舒适的出行体验。其次,智能网联汽车将会改变出行方式的载体。未来,我们可能不再需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自动化的出行将会提供更加灵活、定制化的服务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根据当时的出行需求,灵活选择自己所需的汽车服务。比如需要在城市之间快速出行时,车辆可以提供更高端的服务,而在日常的通勤或出行时,汽车的定制服务则可以更加简单、经济。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