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行动与性别平等协同中国数据报告.pdf下载

今天,人类生活的地球被地缘战争,气侯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内在焦虑等挑战包围,全球范围内一场关于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反思正在酝酸。推动绿色转型,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早日实现碳中和,完成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延续要作出的选择。
从当下时刻到绿色未来,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依赖。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至的构想由此而生。
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是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孵化的探索型合作平台,通过与全球伙伴开展多元创新合作,探索全球生态文明转型的新势能,新方向、新行动和新故事,在内在与外在,当下与未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搭建思想与行动的联合空间站,共同探索通往人类未来的新航道。
新势能:汇集国际,国内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前沿领域科学家与行动者,通过组织跨界对话,共同探讨文明转型的新可能。实验耨化的项目如“大气候对话”,已经先后道请耶鲁大学国际领导力中心创始主任艾玛·思盖,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全球生态文明领军学者玛丽·伊夫琳·塔克参与,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mae Wach达成战略合作。
新方向:结合国际和国内热点趋势开展追踪分析,将国际热点议程引入国内,将国内特色案例带到国际舞台,通过开展联合实验,试点推广和国际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实验孵化的项目如全球食物系统转型伙伴关系孵化器(哈佛·北大联合研发】,气候与自然全球合作网络,中国成都铁牛村生态文明综合试点等。
新行动;青少年是碳中和未来的主人,从保护和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勇气和网理心的角度研发系列活动和平台,开发国际合作计划,创新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军者。正在实验孵化的项目如云起公益,地球行者倡议,盖亚之舟等,成功案例有北大巴政气候周,气候未来青年工作坊等。
新故事;面对诸多挑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大脑第一反应是恐惧和逃跑。实验室结合新势能,新方向和新行动的探索进度,即时研发正向乐观的新叙事,为共创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支撑动力。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3月,是北京大学批准成立的独立类二级实体研究机构,是北京大学面向2030年重点布局建设的四大交叉平台之一,现有来自20多个学院的110多位双聘教师,也是北京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重点。碳中和研究院由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院士担任院长,依托北京大学的文理衣工医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对外交流广泛的国际化优势,累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战略性、综合性和前沿性研究为重点,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助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北大智慧和北大力量。

2025年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也是《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在《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达成的,是《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旨在应对全球气侯变化,限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同时促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189个国家一致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钢领》。不管是《巴黎协定》还是《北京宣言》和《行动网领》,中国在推动其达成的过程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5年,距离2030年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五年时间。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评估,目前来看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无一走上正轨,只有17%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在2030年之前实现。整体看来性别平等,气侯行动,和平、正义等领域存在严重不足。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提出三十周年的历史窗口期,本报告基于全国范围的气候行动认知调查数据,从性别维度切入,与年龄,城乡、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五个维度进行交叉,开展细分研究,并基于数据分析提出对利益相关方有益的建议,供各方参考。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